
图: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新浪名博、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 blog)。 7月5日下午3点,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新浪名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陶东风(blog)先生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与网友共同探讨80后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析他们文化趣味形成的原因。以下为聊天实录:
精彩语录:
80后不是一个纯粹的时间概念、一个简单的纪年概念,而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或者说社会学研究、文化学研究的概念。
80后喜欢的玄幻文学没有沉重的社会使命和历史意识、社会关怀,而他们喜欢的大话文学体现了他们对经典和偶像的怀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光临新浪的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术术,今天是我们新浪网上大讲堂的时间,我们非常有幸请来了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文化研究学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老师。陶老师您好!
陶东风:你好,各位网友好!
80后不仅是时间的概念
主持人:陶老师今天做客新浪跟我们一起讨论的话题是关于80后的文化趣味。在我们宣布这个话题以后很多网友都在网上讨论,说为什么要讨论我们的80后,为什么要把80后做成一个独特的群体来讨论。陶老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陶东风:这是你们提出来的题目(笑)。
主持人: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个节目,我想是因为陶老师在自己的博客上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的关注。
陶东风:其实我应该是从玄幻文学开始关注80后的。差不多一年前我在《中华读书报》写了一篇文章讨论玄幻文学,那篇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了比较多的争论。后来自然就延续到了关于80后的讨论,因为玄幻文学的作者和它的读者群体主要是80后。
我觉得这个话题引起重视其实很自然,因为现在80后逐渐成了我们中国社会各个领域里面的中坚分子,而关于他们各种各样的讨论,包括从社会学、文化学的角度,还有从教育的角度,其实一直就没有中断。有些并不一定就是挂名叫80后,但是实际上谈的问题就是这个年龄段的人。我觉得80后不是一个纯粹的时间概念、一个简单的纪年概念,而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或者说一个社会学研究、文化学研究的概念。
主持人:就是80后这个代际划分不仅仅是年份的概念,而应该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陶东风:对。
最体现80后文化趣味的是玄幻文学和大话文学
主持人:如果各位网友关注我们今天的话题,欢迎你们参与我们的讨论。除了通过电脑访问新浪网,您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陶老师,刚才我们谈到这个问题就有很多朋友会说,用手机都可以参与了,典型的是80后一个特点。您有没有用过手机来参与网上的聊天什么的?
陶东风:没有(笑)。
主持人:那我们能不能说这也是一个代际的特点?网友说主持人和嘉宾都不是80后,为什么讨论这个80后问题?
陶东风:这个前提我觉得就不对,难道只有女人才能谈女人吗?只有男人才能研究男人吗?这个是不对的(笑)。
主持人:陶老师,您在不断讨论80后问题的过程当中,觉得80后在文化趣味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
陶东风:他们最喜欢的两种文学类型,一个是玄幻文学,还有一个就是所谓的大话文学。这两种文学类型的特点是什么呢?关于玄幻文学,大家比较一致地认为它有架空性,就是说它像游戏机一样制造一个虚拟世界,跟现实离得比较远,没有那种很沉重的社会使命和历史意识、社会关怀。还有我觉得大话文学体现出来的是80后那种怀疑精神,对经典和偶像的怀疑,我觉得这是他们的个性。
社会剧变影响了80后的文化趣味
主持人:您觉得80后在文学趣味上,大一点说在文化趣味上流露出的这些特点应该是跟什么有紧密关系的呢?
陶东风:我觉得这个就比较多了,但是概括一点讲,就是跟他们所生活的这个年代有关。我刚才讲到它不是一个纯粹的物理时间的概念。实际上在八十年代以后,我们的社会文化的确发生了一些比较大的变化,而这个就使得80后这个群体不仅仅是一个年龄上的群体,它还在文化趣味、人生态度,还有生活方式各方面都一些共同点。这些特点并不是说能够包括80后每一个人,但是相对来说有一些社会学共同的因素,塑造了他们的一些刚才说的文化趣味。我觉得这些因素,比如说网络的普及、游戏机的普及、消费主义、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还有应试教育、高考压力、就业压力,这些问题都非常集中地出现在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这些问题都是非常集中地出现了,所以我觉得这些东西共同地影响了他们的文化趣味。
主持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陶东风:对,非常复杂。
80后具有听话与叛逆的两面性
主持人:陶老师,对于他们所表达出的这种趣味,您觉得流露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呢?有哪些特点?
陶东风:这些特点其实我刚才已经讲到了。我觉得他们一方面有很强的自我中心,也可以说他们的个性意识很强。因为他们是独生子女,家庭在捧着、捂着、背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当然就是比较关注自我,跟别人交往沟通的机会比较少。还有就是他们学校里面的教育跟他们实际的生活经验之间的脱节,造成了他们的一种两面性。比如说他们可以表现得很听话,但是实际上他内心想什么你不知道,他可以相当的叛逆。
80初跟80末生的人有很大的不同
主持人:陶老师,有一位网友问您,在您的观察中,80后和90后有没有区别?
陶东风:这个区别我觉得比较不好说。80后这样一个命名有个非常大的局限。其实按照中国历史的发展,最关键的变化发生在八十年代后期,而八十年代前期、中期跟八十年代后期是非常不一样的,但是实际上没办法,我们只是习惯上都这么说。我觉得真正的差别出现在八十年代末期,这时候中国整个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物质主义的出现、务实的出现、就业压力的出现。要讨论80后的话,就业压力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八十年代中期毕业的时候,大学生是精英,非常容易就业,现在是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八十年代末出生的人跟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八十年代初的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主持人:我记得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分配如果不去的话,还是要赔偿的。而现在我觉得哪里是分配的问题,是大家怎么样能够找到工作的问题。有很多大学生都存在就业的焦虑。
陶东风:对。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进入网上大讲堂往期精彩回顾
|